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打造产业融合新高地 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08 10:18

  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足球分析app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为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运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笔者组织开展了对运城市13个县(市、区)的调研,共对400名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部门调研、专家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了运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运城实际,探索和提出优化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通过调查显示,当前运城市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受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农业投资发力、农村劳动力缺失、农村产业链短等因素影响,需要在产业体系建设、政策帮扶、人才保障、特优品牌建设方面,助力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统计智慧。

  关键词: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一、引言

  (一)政策文件指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主要是产业振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做好产业振兴的关键所在。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解决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做好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使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等与农业生产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通力合作、协同发展,让农户能够种得好、卖得出、卖得好,获得更大收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能够更好地得到满足。可以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的新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高效益的发展和绿色的发展。

  (二)依托地理优势,发展产业融合

  运城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全市国土面积达到1.4万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1597.2万亩,耕地面积567.72万亩。总人口477.4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42.2万人,是山西第二人口大市、现代农业强市和新型工业城市。2023年,运城市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持续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优”发展两篇文章,抢抓资源优势,依托政策机遇,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粮、果、菜、畜、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红枣、芦笋、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是山西的粮囤子、果盘子和菜篮子。

  二、当前运城市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状及亮点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

  作为山西省农业大市,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150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其中,有93家国家级示范社、304家省级示范社、283家市级示范社。全市有27179家三农规模经营户被列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中,有680家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其中14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2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13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共有336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11家、市级3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个数稳居全省首位,形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二)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加快

  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有效期内绿色食品食品企业121个,产品20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2个,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六;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9个,占到全省三分之一;2021年首批100个晋字号特优农产品品牌产品15个,占到全省的15%,质量品牌占比和认证数量全部位居全省前列。通过广泛宣传展销,全市累计打造了“运城苹果”“夏县西瓜”“万荣苹果”“临猗苹果”“七里坡山楂”五个超亿元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运营“运农优品”展示展销中心,打造“运农优品”品牌,全市逐步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建设格局。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

  近年来,运城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二三产融合工程深入推进。其中,万荣县获批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临猗县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居地级市之首,产业集群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市累计创建打造3个国家级、7个省级、8个市级和30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形成国家和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齐头并进,梯次推进发展态势。

  三、问卷调查情况汇总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我们共向全市13个县(市、区)收集调查问卷400份,有效问卷400份,按照调查对象类型:农民284份,占比71.0%;城市居民22份,占比5.5%;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份,占比5.8%;企业从业人员61份,占比15.3%;其他人员10份,占比2.5%。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主体有发展潜力。从调查主体的情况看,主体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调查对象的年龄集中在40-60岁之间,年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老年人口占比较高:30岁以下30人,占比7.5%;31-40岁102人,占比18.5%;41-50岁136人,占比34.0%;51岁及以上160人,占比40.0%。

  文化程度集中在初高中水平,高学历人口占比较小,小学及以下12人,占比3.0%;初中116人,占比29.0%;高中184人,占比46.0%;大专及以上88人,占比22.0%;

  调查对象政治面貌以非党员为主,中共党员131人,占比32.8%;非党员269人,占比67.2%。

  (二)调查对象的经营类型和主要收入来源情况

  调查对象的经营类型仍以普通农户为主,普通农户153人,占比38.3%;种养大户67人,占比16.7%;家庭农场经营户38人,占比9.5%;农业相关服务从业人员55人,占比13.7%;其他人员87人,占比21.8%。

   调查对象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产品种植为主,占比超过一半,农产品种植的有241人,占比60.3%;畜牧业养殖65人,占比16.3%;农畜产品加工业35人,占比8.8%;涉农类服务业务人员63人,占比15.8%;非农加工业17人,占比4.3%;非农服务业85人,占比21.3%。

  (三)调查对象对三产融合的了解和参与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对三产融合的了解程度不够,听过说的占比相对较高,有127人,占比31.8%;不了解的和知道一点的有119人,占比均为29.7%;熟知的仅有35人,占比8.8%。

  调查对象所在地开展三产融合的较多,但是农户参与的较少。调查对象所在地已开展三产融合,同时已参与的有144人,占比36.0%;已开展,但未参与的有130人,占比32.5%;未开展,也未参与的有85人,占比21.3%;其他不了解的有41人,占比10.2%。

  (四)调查对象所在地三产融合的模式和合作方式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所在地以“‘种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延伸型”为主的有211份,占比52.8%;以“乡村旅游、农业生态采摘、休闲农业、农民创业园等农业多功能拓展型”为主的有123份,占比30.8%;以“‘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等科技渗透融合型”为主的有147份,占比36.8%;未开展三产融合的有26份,占比6.5%;其他不清楚、不了解的共有69份,占比17.3%。

  在三产融合过程中,农户比较倾向的合作方式以订单合作为主,有238人,占比59.5%;倾向股份合作的有107人,占比26.8%;倾向劳务合作的有117人,占比29.3%;倾向流转租赁的有54人,占比13.5%;倾向保底分红的有91人,占比22.8%;倾向利润返还的有60人,占比15.0%;倾向其他方面的有62人,占比15.5%。

   (五)调查对象参与农业合作社的情况以及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挥作用的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所在地建立农业合作社的情况较多,但是农户参与的较少。调查对象所在地有农业合作社,同时农户参与其中的有173人,占比43.3%;有合作社但是未参与的有156人,占比39.0%;没有合作社,也未参与的有57人,占比15.2%;不清楚是否有合作社,也没参与的有14人,占比3.5%。

  调查对象认为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农村三产融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均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有积极影响的分别有267人和287人,占比66.8%和71.8%;认为影响不大的分别有81人和57人,占比20.3%和14.3%;认为有消极影响的均有3人,占比均为0.8%;不清楚的分别有49人和53人,占比12.3%和13.3%。

  (六)三产融合获得的政策支持和收入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获得专业知识、信息、政策的途径主要依靠广播电视和政府网站。通过广播电视了解的有216人,占比54.0%;通过政府网站了解的有188人,占比47.0%;通过报纸刊物了解的有135%人,占比33.8%;通过专家宣传了解的有93人,占比23.2%;不了解的有78人,占比19.5%。

  调查对象希望当地政府在三产融合方面提供的帮助主要以资金支持为主。希望获得资金帮助的有309人,占比77.3%;希望获得技术服务的有292人,占比73.0%;希望获得人才服务的有214人,占比53.5%;希望获得信息服务的有188人,占比47.0%;希望获得土地服务的有112人,占比28.0%;希望获得其他帮助的有12人,占比3.0%. 

  三产融合进一步带农农民增产增收。从调查情况看,认为实施三产融合后收入增加的占多数,有286人,占比71.5%;认为收入下降的有5人,占比1.3%;认为无影响的有33人,占比8.3%;认为无法判定是否有帮助的76人,占比19.0%。

  (七)当前三产融合销售形式灵活多样

  销售形式灵活。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仍以商贩上门收购为主,有208人,占比52%;有客户订购的172人,占比43.0%;依靠传统市场自销的有149人,占比37.3%;通过合作社销售的有128人,占比32.0%;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的有87人,占比21.8%;通过其他渠道销售的有39人,占比9.8%。

  电商销售前景广阔。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希望采用电商直播带货方式销售农产品的有305人,占比76.3%;持观望态度的有88人,22.0%;拒绝采用的仅有7人,占比1.8%。

  (八)三产融合发展的难度、阻力和仍需解决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地推行农村三产融合的难度一般,认为难度较大的有94人,占比23.5%;认为难度一般的251人,占比62.8%;认为难度较小的55人,占比13.7%。

  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地推行三产融合的主要阻力体现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农民主体意识、参与度低两方面。认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的有228人,占比57.0%;认为农民主体意识、参与度低的有225人,占比56.3%;认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带动能力不强的有177人,占比44.3%;认为其他方面原因的有29人,占比7.3%;认为不清楚原因的有22人,占比5.5%;认为没有阻力的9人,占比2.3%。

  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在进行三产融合时仍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对三产融合的认知少,有301人,占比75.3%;认为农村人才缺乏的有209人,52.3%;认为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的有199人,占比49.8%;认为政府支持政策不健全的有141人,占比35.3%;认为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的有139人,占比34.8%;认为农民合作社未充分发挥作用的有135人,占比33.8%;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有92人,占比23.0%;认为产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有68人,占比17.0%。

  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在推进三产融合时仍需做好的工作主要以培育提升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为重,有289人,占比72.3%;认为需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的有200人,占比50.0%;认为需加强试点示范的有192人,占比48.0%;认为需建立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的有185人,占比46.3%;认为需加强财税、金融支持的有184人,占比46.0%;认为需促进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协调发展的有148人,占比37.0%。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农业产业链得到延伸

  农业产业链,就是指农产品从原料生产开始,与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链接。当前运城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产业链已经实现了多维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提高,实现初级农产品加工工艺的提升、产品品质的提升、产品价值的增值,实现了配套服务的完善。同时发展了电商销售,扩大了销售范围,大大带动了农产品销售量和农副食品的品牌传播效益,依托线上销售平台,大大提升了精加工能力,提高了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绿色环保、精致精纯,使其产品价值较原先低端、粗狂式生产模式有显著提升,产业链的延长也降低了包装、销售环节的综合成本。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得到改善

  产业融合之前,聚集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主要是依据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呈现季节性特征,即农忙时务工,农闲时待业。而产业融合之后,农村劳动力农闲期间可以投入到相关联的二三产业中工作,或者部分劳动力常年持续投入到第三产业中工作。农村劳动力就业逐渐由间断性就业向均衡性就业转变,全年收入更有保障。实现产业融合后,促使原本各产业单一产业链逐渐转化成网络状的复合型产业链,并且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农业产业产生更多人员需求,也催生出大量非农职业的劳动力需求。产业融合不但带动了本地无业、待业人员的就业,吸收了大量本地劳动力转入,还吸引了部分人员返乡务工,产业融合发展使得农村的就业引力在慢慢增大。

  (三)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基础。近几年,运城市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发展,提升了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品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市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强化创业就业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在持续缩小。2022年,运城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267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比2016年增长63.0%。城乡人均收入比2.45,比去年同期缩小0.02,比2016年同期缩小0.29。产业发展取得成效,产业带动切实提升农民就业增收效果。

  产业融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催生了新兴业态,实现了农业多功能性,打开了农业生产的更广阔的附加价值空间,更直接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虽然运城农村三产融合大体上效果良好,但仍面临许多亟待关注的问题和挑战。

  五、当前三产融合发展仍存在的问题

   虽然运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取得初步发展,但受制于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农业投资发力、农村劳动力缺失、农村产业链短等因素。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慢,基础较为薄弱

  一是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农田林网分散,土地平整度差,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老化,普遍存在标准低、失修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部分冷链企业分散、规模小,总体上技术装备水平偏低,无法提供高品质的冷链运输和仓储服务,同时冷链设施配套装备相对落后,很难满足物流市场需求。

   (二)农业相关投资乏力,增长后劲弱

  一是第一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极低。2022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速下降15.5%,且投资额仅占全部投资的7.8%。此外,2022年农副食品加工的投资额有6.3亿,仅占工业投资(306.4亿)的2.1%,增速下降11.3%,农业相关的投资相对较少,致使发展不均现象日益突出。二是融资较为困难。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需要持续注入大量资金。目前,经营主体大部分的资金多为自身积累,社会投资、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不够,且普遍存在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杂等问题。

  (三)农村劳动力缺失,缺少人才支撑

  一是农村劳动力缺失较多。一方面是由于农业产业链条狭窄、边际收益较低,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镇,另一方面农村孩子离乡上学、城市就业等原因使得大量农村青年流入城镇,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加剧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人口“空巢化”,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也将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加速推进。二是缺少人才支撑。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主体需要从事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既需要善管理、懂技术的技术性人才,也需要吃苦能干的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普遍选择外出务工,留在本地的普遍存在老龄化、工作效率很低、不积极主动参加职业培训等,并且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也较弱。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偏远等原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难点所在。

  (四)农业产业链较短,带动能力较弱

  一是农业企业与合作社总体规模偏小,带动作用不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产业链较短,无核心竞争力,行业话语权缺失,易受政策、价格、自然灾害的影响。企业订单收购产品缺乏连续性,尤其是畜禽产业、果蔬产业受市场价格影响,波动幅度大;企业与农民履约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相互约束机制,既影响了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农民增收。二是产业融合不够。与农业产业配套的精深加工、物流快递、农业服务业等没能同步发展,特别是精深加工严重落后,仍以初加工产品或销售原料为主,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强。2022年,全市32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中,90%的企业都是小规模企业,大多数加工企业处于初加工阶段,产品以果品采摘、分拣、蔬菜初包装等为主,一些产业融合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部分企业户均规模偏小,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有限。

  六、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

  结合运城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需探索和提出优化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要在产业体系建设、政策帮扶、人才保障、特优品牌建设方面,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转型升级,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立足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融合深度发展

  一是利用政策机遇,完善体系建设。依托优越的发展基础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偏远地带、特殊地形下的交通运输、灌溉等问题,保障三产融合发展的基本硬件要求。二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金融保险政策。积极开发一些新形式的保险产品,填补除粮食和生猪产业外其他产业农业保险的空白领域,以及适用于小微企业的农业保险,降低自然风险对产业发展的刚性约束力。三是加快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农民普遍受益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培育服务水平高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小农户有效结合。

  (二)立足政策扶持体系,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继续完善扶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出台完善符合实际的惠农政策,加强宣传和落实。加大贷款力度,简化贷款手续,提供免息或减息贷款,延长还贷时间。完善用地制度。继续推动和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继续展开土地托管、代耕的实践试验,探索多种创新方法,盘活土地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政策扶持、项目引导、金融和科技支持,有效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对“三产融合”发展的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加快构建产业体系融合,助力“三产融合”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驱动力量。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进一步完善现有贷款融资制度,争取形式更多元、渠道更广泛的农村金融支持,调动社会力量,吸引其他企业、组织、个人入股,或以项目形式进行融资。

  (三)立足人才保障活力,助力农业农民增产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关键是人才,要在人才回流、人才借力,人才培育上下功夫。一是完善人才挖掘机制,激活人才活力。完善乡村本土人才挖掘提升机制,充分激发农村现有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引进大学生、青年人才、专业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做好乡村建设,完善改进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加强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为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利用国家培训项目,加大培训力度。加大创业、农业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协作。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人才振兴。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发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增强高素质农民的比重,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四)立足特优品牌建设,助力产业融合转型升级

  一是发展特优农业。做好运城“土特产”文章,聚焦“稳粮、优果、强菜、保畜、兴渔、促药(含药茶)、富林”七个产业发展着力点,聚焦精深加工、创新拳头产品、提升链条价值,全力推进优质果蔬、饮品酿品、主食糕点、中药材、肉蛋制品等五大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进农产品精深加项目建设“多起来”、集群发展“壮起来”、品牌引领“优”起来。二是打造品牌农业。坚持品牌强农,以打造“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三个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持续推进国家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有机旱作特色等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做响“运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建立“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农矩阵,不断提升“运”字号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带动力。三是建设数字农业。全力推进运城智慧农业云平台运营,促进农业农村重点数据融合互通。完善建设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加快蔬菜数字化育苗进程,推进“物联网+农业”建设,用科技的力量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们要充分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推动运城农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发挥统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强市、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统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