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乡村振兴局专栏>通知公告
运城市乡村振兴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表时间:2022-08-19 16:43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1年11月30日至2022年1月25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对市乡村振兴局党组进行了巡察。2022年3月29日,市委巡察组向市乡村振兴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巡察整改主体责任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通过召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干部职工大会、党小组会、整改动员部署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工作调度推进会等方式,深入学习足球分析app“论‘三农’工作”、足球分析app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足球分析app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足球分析app总书记三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巡视巡察整改的要求,坚决把巡察整改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局党组切实担负起抓好巡察整改的主体责任,成立以局党组书记曹广峰任组长,党组成员潘鹏、吴建华任副组长,四级调研员裴寒冰、田龙及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改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广峰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整改工作负总责,坚持牵头抓总、靠前指挥,主动认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其他党组成员、调研员切实担负起分管领域的整改责任,主动认领问题,以上率下带头整改。机关各科室(中心)、局党支部积极抓落实、抓配合,形成整改合力。

  (三)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整改措施。对照市委第三巡察组反馈意见,充分吸纳足球分析app、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意见,制定《运城市乡村振兴局党组关于落实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市乡村振兴局党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分别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并细化分解、逐项交办到各科室(中心)。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做到定人、定责、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到常态化调度、一体化推进、清单化销号,确保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有力提升整改效果。

  (四)突出工作结合,提升整改实效。坚持把抓反馈问题整改与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结合起来,对问题整改做到统筹研究、一体整改。把这次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与2021年国考、省考反馈问题,省乡村振兴局定期通报问题整改,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自查问题整改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排查整改、“五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确保各项问题排查整改一体落实、一体推进,以整改促进工作,以工作检验整改。

  二、聚焦突出问题,切实推进各项问题整改落实

  局党组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不放松,盯住问题逐个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一)在“理解把握足球分析app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不够精准”方面

  1.针对“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为学而学、大水漫灌,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做的不到位”的问题。修改完善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年度计划,突出了政治导向。深入学习贯彻足球分析ap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足球分析app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足球分析app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足球分析app论“三农”工作》等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本领。突出了精准导向。在落实好上级理论学习“规定动作”的同时,“靶向”补短做好“自选动作”。党组上半年重点确定了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这个补短强弱目标,重点强化了对中央、省、市关于该方面的最新政策理论的学习掌握;针对单位面对新职能、新定位的工作实际,在全员参加省政策理论培训的基础上,结合足球分析app实际进行深化拓展,集中3天时间举办全市乡村振兴暨驻村干部示范培训,邀请13名省、市专家教授和业务骨干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针对性的政策和业务培训,确保真正做到学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突出了实践导向。注重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做到了“两个不低于”,即: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理论占比不低于1/3,结合具体工作开展研讨交流时长不低于1/3。今年以来,建立了局领导和各科室联系县(市、区)工作制度,定期深入所联系的县(市、区),进村入户摸清基层情况,听取基层诉求,找准存在问题,研究推进举措。突出了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开门纳谏”活动,一线调研发现问题,党组成员每人每年认领1-2个分管领域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调整和增加学习内容。上半年各党组成员重点就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在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开门纳谏”活动中,一线收集梳理,并跟踪解决各类问题及意见建议54条。

  2.针对“面对新职能、新定位,落实“四个不摘”,凝聚部门力量、社会力量狠抓落实的合力不强,统筹协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找不准切入点,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缺乏具体抓手,与初步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梁八柱”还有一定差距”的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全面加强党在乡村振兴系统的领导。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的统筹抓总作用,履行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今年以来,共牵头筹备召开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安排部署会暨示范创建推进会、从严治党会、示范创建暨五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推进会、问题排查整改会等各类会议8次;推动巩固衔接领导小组下设的16个专项组,发挥行业部门主管作用,定期对有关情况进行调度推动;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6个督导组深入一线,对各县(市、区)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纪检委对全市干部驻村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定期通报;确保了进一步压紧压实县级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专项责任、驻村干部帮扶责任、督导组督导责任,构建起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落实“双组长”制和“市县乡抓落实、部门主动履职”的工作机制,以国考、省考和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为切入,以“两办”名义印发《运城市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深挖根源、检视短板,完善机制、优化政策,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把责任扛起来、问题找出来、台账建起来、整改实起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责任、工作和脱贫成效“四个落实”。重点推进“八个衔接”落实落地。把握五年过渡期制度安排,重点推进财政投入政策、金融服务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智力支持政策、领导体制、工作体系、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考核机制等“八个衔接”。今年以来,协调有关部门重点就建立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常态化驻村帮扶,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村级卫生室有医疗器械、基本药物和合格村医的保障,危房改造动态监测和保障,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和保障,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和集中供养保障,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保障,小额信贷新增贷款和逾期处理,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促增收等11个长效机制,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撑服务体系,确保政策不断档,工作不脱节。

  (二)在“聚焦职能定位,协调指导作用发挥还不充分”方面

  1.针对“统筹指导用力不足”的问题。发挥巩固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建立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与市委编办对接,指导各县(市、区)理顺乡村振兴部门工作体制机制,充实了乡村振兴部门工作力量。截至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县级乡村振兴部门。13个县(市、区)原扶贫开发办公室(服务中心),均已根据职能任务更名为乡村振兴局(服务中心)。绛县乡村振兴部门由原来的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升格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建立起与重点帮扶县工作实际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下一步,待中央、省乡村振兴部门“三定”方案出台后,协调有关单位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乡村振兴部门机构职能。

  2.针对“项目扶持、资金分配不够均衡”的问题。在做大资金盘子、合理分配使用等方面持续下功夫。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今年以来,积极争取中央、省衔接资金5.4997亿元,全市入库用于巩固衔接的项目达2294个,预算总投资达18.7亿元,分别为上年的164%、225%。在全省首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三级联创”机制,2022年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基地)3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基地)33个。落实总量增长要求,加大市级财政对各县的衔接资金投入,确保县级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市级去年投入8100万元,今年投入8200万元,增加100万元;县级去年投入2.2297亿元,今年投入2.4258亿元,增加1961万元。今年省、市、县三级投入资金总量相比去年同比增加1.88亿元,达到去年的127.39%。用好因素分配方法,区分“三类县”县情分配好市级衔接资金,优先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将资金分配与各县示范创建任务量、项目库建设、资金支出进度、年度考核结果等挂钩。今年中央、省资金由省级直接切块到各县(市、区),市级资金全部按因素分配法,切块下达各县(市、区),指导各县(市、区)合理安排项目资金。

  3.针对“指导县际结对帮扶工作举措乏力”的问题。深入督导调研。我局对6个结对帮扶县(市、区)工作开展情况一线调研督导,研究推动解决问题,形成《关于市域内县际结对帮扶工作的情况通报》印发相关县(市、区),要求各结对帮扶县(市、区)充分发挥县际结对帮扶领导小组专班作用,落实工作方案中明确的“5+1”县际结对帮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采取有力措施。各县(市、区)按照市级指导意见,推动了以下工作的落实:①围绕产业合作,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三级联创,帮扶市(区)帮助被帮扶县建设至少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1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②围绕劳务协作,建立岗位信息推送机制,双方每月至少互推一次就业信息;被帮扶县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技能培训;③围绕资金保障,帮扶市(区)根据财力情况对被帮扶县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被帮扶县用好用活帮扶资金。④围绕人才支援,组织双方领导干部、专家教授和工程项目实施主体加强交流,互通共享;⑤围绕社会参与和消费帮扶,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发挥各级消费帮扶数据平台作用,每年“两节”期间采购销售被帮扶县农副产品200万元以上。完善推动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组织领导、定期调度、考核评估、宣传推动机制。市级每季度检点工作进度,每半年召开调度会议。各结对帮扶县(市、区)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定期调度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县级帮扶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1次专项工作推进会研究安排工作;县级行业部门每月进行1次工作对接;县级工作专班每月进行调度,做好半年工作汇报和全年工作总结。

  (三)在“聚焦主责主业,抓巩固、促提升不够有力”方面

  1.针对“助力产业发展持续发力不够”的问题。针对巡察反馈的各县(市、区)脱贫村集体产业项目普遍存在的不懂运营、无人管护等问题,组织开展了资金项目“回头看”,将其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重点承诺事项,通过各县(市、区)自查排查、市级重点抽查,对资金项目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梳理、再整改,“回头看”把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定为重点排查内容,明确了后续管理不善的具体表现形式(运维管护不到位、项目闲置、利益联结未建立、群众未受益等),县级自查4月底完成,市级抽查5月底完成,发现的问题已建立台账,正在督促各县(市、区)落实整改,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营,持续发挥作用。

  2.针对“易地搬迁后扶不力”的问题。围绕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狠抓“六聚焦六保障”,在全市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行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好社区”创建工作,全力推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融入新社区、过上好日子”。聚焦基层党建,实现社区组织有保障。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构建机制,健全落实“一处阵地、一张网络、一班人马、一个机制、一条热线”工作制度。全市101个集中安置点,原有党组织85个,新建党支部16个;原有村(居)民委员会89个,新建村(居)民委员会12个,实现安置点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全覆盖。聚焦动态监测,实现精准帮扶有保障。强化快速监测、精准帮扶、常态保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落实局面。全市101个集中安置点均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台账,对搬迁群众、特别是监测对象分类施策,逐户研判,出台“一户一策”帮扶清单,开展个性化帮扶。聚焦产业就业,实现家庭增收有保障。重点做好了发展产业、拓宽务工、激活车间三项工作,建设21个特色产业园,搬迁群众通过务工实现就业14031人,集中安置点帮扶车间带动680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有劳动能力的搬迁脱贫户实现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一季度足球分析app易地搬迁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就业率达96.9%,受到省局通报表扬。聚焦公共服务,实现群众权益有保障。积极整合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医疗、体育、养老等各方面资源,加大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搬迁群众的实际困难。硬举措推进“十个有”,优服务落实“十到位”,高标准保障“五享受”,确保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聚焦治理体系,实现群众需求有保障。坚持党建引领下的“3+2+1”组织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建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50个,引进市场化的物业公司29个,脱贫搬迁人口100人以上的安置区全部派驻工作队,100人以下的安置点由县级统一管理,推动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搬迁群众尽快熟悉新环境,融入新生活。聚焦机制建设,实现工作推进有保障。持续加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包联的包保式管理,监测帮扶、产业就业、资金管理的台账式管理、问题整改的销号式管理,提醒、督办、通报、约谈的问责式管理的“四制”管理,确保安置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3.针对“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的问题。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扶贫资金项目“回头看”确保规范管理使用的实施方案》(运乡振发〔2022〕4号),组织通过县级自查排查、市级重点抽查的方式,对2016年以来各县(市、区)使用专项扶贫(衔接)资金、整合资金实施的项目工程全部排查检查。已建立台账,将持续跟进,督促有关县完成整改。

  (四)在“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方面

  1.针对“民主生活会红脸出汗不够”的问题。严格落实《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一把手”以身作则,带头作出有深度的自我批评,带头回应组织反馈和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带头对其他同志逐一开展坦诚的、有质量的批评。班子成员之间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自我批评勇于揭短亮丑、触及灵魂,相互批评直击问题、切中要害,确保民主生活会有“辣味”、见成效。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2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特别是在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期间,结合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国考省考问题排查整改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剖析检视、查摆问题,班子成员之间共互相指出19个方面问题。

  2.针对“组织生活会规定动作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关于组织生活会各项要求,认真组织会前学习,提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觉性。会前充分准备。党组书记带头,深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深入沟通交流思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重要岗位、问题较突出的重点人之间,科室负责人和科室成员之间,将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或思想汇报,做到了会前谈心谈话全覆盖。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坚持问题导向,不评功摆好,注重从自身及主观上找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剖析原因,做到紧扣主题,突出重点,“红脸出汗”,开出实效。特别是在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期间,针对在组织生活会上等多种途径收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打包向责任科室、责任人进行通报反馈,逐一同责任科室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党员干部主动认领问题、虚心接受意见。抓好整改落实。针对组织生活会上查摆的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扎实整改落实,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和公示,对不严肃、不认真、走过场的,限期责令重开。同时,对共性问题党组集体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对个性问题因人施策进行思想纠偏,调动工作积极性。

  3.针对“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有差距”的问题。以创建“五面红旗”示范机关为统领,聚焦政治统领、基础夯实、融合发展、服务优质、清廉机关等五个方面,加快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规范组织设置。配好党务干部,有计划地安排党务与行政、党务与业务人员双向交流。发展党员标准严格程序严谨,向年轻同志、高学历人才、妇女同志倾斜。今年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90学时。党务干部集中培训每年不少于3天。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强化党建品牌。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先锋”特色支部品牌,推进各党小组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先锋模范创建活动。落实党内制度。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建强党建阵地。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建立党员活动中心,满足日常党建活动需求。建立健全党建责任清单,形成符合乡村振兴工作特点、务实管用、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

  (五)在“干部队伍建设还有薄弱环节”方面

  1.针对“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以全市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和政府系统抓落实提高执行力活动为契机,充分激发和调动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和干事创业主动性。规范考核管理工作。规范评选标准和评选程序,兼顾各层级、各类型干部,统筹使用评优评先名额,结合年度考核开展干部履职评议工作。开展谈心谈话。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和科室成员之间每季度完成不少于1次谈心谈话或思想汇报。健全完善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等效能建设制度,确保事有人管、办事有规、人尽其责;提升业务水平。深入开展“党建+作风建设”活动,先后开展“习语近人硬笔书法展”“干部讲堂凝聚共识”“一线服务脱贫群众”“下沉社区疫情防控”“拟新提任干部开卷测试答卷大家评”“观看《逾矩》警示教育”等阵地活动,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能力,达到能说能写能协调能落实、办文办会办事务实高效的目的;推进精细管理。健全完善学习、考勤、请(休)销假、保密、财务、“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年度考核等规章制度,以制度强化管理,确保机关高效有序运转。

  2.针对“干部使用管理谋划不够”的问题。坚持干部“五好”标准,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关心关爱干部出发,突出业绩导向,通过认真研究、反复酝酿、综合比对和审慎研判做好干部使用管理工作,确保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做到人岗相符,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认真学习文件规定。专题组织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选人用人的文件规定。对标对表抓好整改。认真组织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把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好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让肯干事者有岗位、能干事者有舞台,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加强干部交流轮岗。针对部分科级干部长期未交流轮岗等问题,把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宽、懂业务的干部交流到关键岗位,有序推动干部交流轮岗。开展任前谈话。对每名新任职干部均多次进行谈话教育,提出“一心向党高站位、一马当先勇担当、一门心思干工作、一尘不染守底线、一流业绩铸辉煌”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打造政治、本领、作风“三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引进高素质人才,针对单位农学、文秘、财会等人才紧缺的实际,积极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协调对接,科学编制引进计划和专业需求,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为单位注入新鲜血液。强化提升培训。积极组织各类帮带活动,定期组织交流轮岗、业务培训和比武竞赛,确保每一位干部都能熟知全局各项工作,开拓视野,丰富阅历,增强才干,将干部培养成胜任各项工作的“多面手”,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能力。今年以来,按照组织程序提拔晋升干部13名,1名科级干部调整工作岗位;计划引进12名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充实单位工作力量。

  (六)在“内控管理不严不实”方面

  1.针对“财务管理仍有漏洞”的问题。严格制度流程,提升能力素质,确保堵塞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完善制度规范。今年以来,对历年来机关建立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培训费管理办法》等,细化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在确保严格监管的基础上,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操作性、实效性。严格审批报销。规范完善财务审批程序和内控管理制度,对重要票据实施财务先行审核制度,对采购合同落实法律前置审核制度。严格审批额度,单笔金额在3000元以上经费开支,经党组会研究通过后,方可走审批报销程序。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单位财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确保适应岗位需求。对机关全体人员进行财务报销业务知识培训,明确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报销程序的规范性。

  2.针对“审计整改不实”的问题。严格执行审计整改意见,按照法律有关规定和要求,中止第三方记账服务采购合同,由计财科工作人员按照各项规定和要求履行记账职责,适时邀请市直有关部门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帮带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待机关“三定”方案出台后,理顺科室职能,同时积极争取高素质人才引进,充实机关工作力量,确保科室职能与工作任务相适应。

  3.针对“过‘紧日子’意识不强”的问题。严格落实国务院“过紧日子”号召,压减购买服务开支,在单位开展“全能干部”培养活动,积极拓宽干部兼任各项工作的能力,培养“一专多能”型干部,对干部职工通过努力能够胜任的工作,如:培训讲课、图文制作、网络运维、舆情监测、督查检查、法律服务等,最大程度减少采购外包服务。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协调有关部门,引进单位关键岗位紧缺专业人才,特别是加大对审计、财会等人才的引进力度,着力减少第三方服务采购数量。目前,已培养出3名兼职视频会议系统技术干部,3名兼职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进一步压减了单位购买服务开支。

  (七)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方面

  1.针对“局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落实局党建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单位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完善《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将意识形态学习内容纳入重要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个人自学、领导辅学、交流研学、专家讲学、现场教学”五学并进,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严肃党内生活、强化支部建设等,确保进一步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落实党管意识形态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领导权。充分运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时机,认真开展好意识形态理论学习。加强分析研判。局党组围绕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动向,每季度开展分析研判,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重点在总体形势、本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性对策建议和工作责任制落实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增强分析研判的政治针对性和指导性。

  2.针对“部分班子成员意识形态责任扛得不牢”的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履行主体责任,党组书记负责,坚决担负起“第一责任”,做到了“三个带头”“三个亲自”,即:带头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带头加强阵地管理、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明确责任分工,针对今年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工作,制定运城市乡村振兴局《“党的二十大”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专项行动工作预案》,将意识形态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人。筑牢安全防线,在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加强对单位干部职工的谈心谈话和思想摸排,紧盯重要阵地、重点人、重大时间节点,旗帜鲜明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言论,严密防范政治谣言和错误思想,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敏锐力和判断力。

  3.针对“对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仅采取传阅式学习形式,学习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加强理论武装的同时,持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性、参与度和吸引力。加强阵地建设。围绕开展“五面红旗”示范机关创建,持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在机关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为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领域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强大思想动力。引深文明创建。积极参与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开展好“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家风家训”等各类文明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好“社区吹哨,党员报道”活动,下沉基层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值勤、交通文明劝导、无偿献血、爱心助考、环境保护、帮扶济困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各项宣传和实践活动,达到以文化人、以事育人的效果,不断筑牢干部职工意识形态防线。做好单位信息和舆情管控。每季度专题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不少于一次,选派一名政治敏锐性高和责任心强的党员担任机关意识形态舆情信息员,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报送工作,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加强对单位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报道和维护运营,严格执行各类公开文件、新闻审核制度,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可管可控,绝不给违法、有害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空间。解决基层信访舆情问题。紧盯国考反馈和省考发现问题,全覆盖排查存在问题,定期分析舆情监测信息台账,研判涉贫涉乡村振兴舆情热点,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积极有效引导化解负面舆情。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资金、项目、易地搬迁后扶、农村改厕、务工就业,以及“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问题,优化新增“弱势群体”等关键词,运用好《每日舆情通报》《舆情半周报》、“12317”系统等,对负面舆情,第一时间转到涉事属地,指导各县(市、区)迅速调查核实,及时做好信息发布,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强化舆情处置合力,坚持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打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和舆情管控组合拳。

  三、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深化巡察整改成果

  (一)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深学笃用足球分析ap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足球分析app《论“三农”工作》和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足球分析app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三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巡察整改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机统一,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切实加强对巡察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扎扎实实的整改成效体现政治忠诚和政治担当。

  (二)进一步落实整改责任。做好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持续深化拓展,一体推动市委巡察反馈意见以及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指出问题整改工作,提高整改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建立问题整改和任务完成“销号”签字背书制度,实行逐项验收、逐项签字、逐项“销号”,推动整改工作走深走实。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对整改事项持续跟踪问效,实行抽查核验。强化统筹调度,对整改效果不明显、问题整改有反弹的科室进行约谈,确保改彻底、改到位。适时组织开展整改工作“回头看”,做到整改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以高质量的整改迎接市委巡察“回头看”。

  (三)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聚焦工作薄弱环节,严格执行《局党组工作规则》《局内部审计制度》等文件规定,抓紧制定《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局机关车辆管理办法》等相关内控制度,推动整改常态化长效化,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坚持举一反三,将巡察整改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一抓到底,推动我局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四)进一步抓好重点工作。紧扣“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全面振兴”三大任务,抓紧抓实各项重点工作。坚决把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持续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帮扶,强化脱贫人口产业就业帮扶,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衔接资金管理使用,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护运营。进一步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衔接政策落地落实,加大对重点帮扶县帮扶力度,统筹加强驻村帮扶,创新推动社会帮扶。抓实乡村振兴有关重点工作,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0359-2660212;

  电子信箱:ycs_xczx@163.com。

  中共运城市乡村振兴局党组